Skip to content

【Swing在1984的大大公司化身成Ironman談過一場侯斯頓之戀】 / 清君

Written by

清君

提起Eric Kwok郭偉亮,大家印象或許停在「嘩!佢同Ironman好似樣呀!」

Eric Kwok的沉重自白

所以,郭偉亮作了一首歌《Ironman》,聊以自嘲,輕鬆活潑背後卻是沉重的自白,引來熱議的是MV中的英文字幕,當你讀到「Swing had never achieved any major success in HK,but they were good.」不禁有點黯然神傷。

小弟並非Swing、Eric Kwok忠粉,皆因時機唔夾,Swing出道時我只得幾歲,直到佢哋2011年的「後會無期告別演唱會」,我都未有足夠鑑賞能力去聽其音樂。直至近來忽然觸電般,走去聽下佢哋最熱門的歌曲:《1984》、《大大公司》等等,才像著了魔的想不斷聽下去,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。

Swing 大熱作品 1984 與大大公司的流行

好似《1984》,讓人彷彿回到80年代穿越的感覺,在《Ironman》裡面有句歌詞這樣寫:「誰又理會我/努力作曲一九八四」。聽《1984》,你會聽得出Jerald(陳哲廬)和郭偉亮兩個人的音色不同,但合起來又那麼的夾,有人話兩個男聲和聲好難咁好聽,我同意。

主流情歌以外,還有唱出原則的《大大公司》:「性格最貴/我已決定不減價」、「艱難的時候/堅持不平售/入冷宮一樣很講究」,二人音樂才華毋庸置疑,這隊組合用香港瑰寶來形容也不過分,你話藝術家脾氣累事嗎?如果有實力有身價,屨屨懷才不遇,需要「降呢」遷就市場嗎?有人會這樣做,但也有人堅持不這樣做,但降呢不等於自貶身價,做一啲主流會聽會睇嘅嘢,係成功第一步,但之後想再餵好嘢畀受眾,也要受眾受得起才行。

又回到去鑑賞能力這話題,或者長年累月的正規教育根本沒訓練學生、下一代有關美感、鑑賞等能力,又不是很多人具備這種能力去培養下一代、身邊人的美感等等,致令很多創作人、藝術家意興闌珊,我亦提過,小弟當年未夠足夠鑑賞能力,直至今時今日都係一樣,只能話分辨到咩係好貨,咩係蟹貨,但好在哪、差喺邊?我答不出來。

侯斯頓之戀:驚喜發現的兩種曲風

最後想講一講聽歌時意外發掘到的驚喜:《侯斯頓之戀》,原唱係張國榮,在「ReIMAGINE Leslie Cheung Concert」裡由Swing翻唱兼重新編曲,一首原本很寂靜空靈的歌曲,變得輕快非常,很少聽到有人演繹得比張國榮更加淋漓盡致,然而這個版本,卻讓人覺得:「這樣唱就對了,這樣很Swing」。

你可能也喜歡  里人文化結業帶給我們的啟示:香港出版系統需要推倒重來? / 清君

其實香港地有很多、有很多,值得我們重視和重新發掘出來的人和事,只要你肯花一點心思,花一點時間,探索一下,儘管「香港人」陋習仍然很多,但我們也會為自己作為一個香港人而自豪,直到,回頭路上花也沒有,綠草也沒有,千里外什麼也沒有,只餘風沙吹奏。

最後更新日期: 2020-12-18

Previous article

在家工作做Freelance的場所選擇(一)

Next article

接Freelance job時 從這5點察覺及避開麻煩客戶

Join the discussion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