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蘋果中文字型與香港地鐵字型之父:柯熾堅

當你使用蘋果產品時看到的中文字,當你望望「港鐵」還叫「地鐵」時的字體,會否想起背後的設計師?他,就是柯熾堅(Sammy Or)。

柯熾堅原本任職廣告界做平面設計師,機緣巧合下跳槽,當時地鐵須建立「導向指示系統」而聘請有設計背景的人,柯從而轉行成為字型設計師。柯熾堅,或許就是倉頡。

柯熾堅成為字型設計師的經歷如此「機緣巧合」,可說得上應運而生,那麼,假設現在有新人想入行或以字型設計師屬容易或是困難呢?有沒有這個市場需要?

(閱讀全文…)

全城狂賀:立場美術部同事掌握創作主導權

中圈套、再中圈套、再三中圈套,這如同《火鳳燎原》計中計中計中計中計……咳咳。現實中竟然都有這種事,林鄭月娥自從發表「停課會落入圈套」的言論後,及後教育局確實有宣布停課。在同一時間,《立場新聞》製圖開始趣怪,也有人說可能是新請回來的兼職製圖……

(閱讀全文…)

文化觀察:滲透戰略將短時間內圍堵剿滅本土創作圈

想看重點直接碌下去。

創作可以有很多形態,但說到呈現形式的話,說大抵分為數位及實體兩種或許沒有人會反對。

在這裡我們想將呈現形式套用到「出版」這個意思上面,以方便行文順暢,即係「Publish」、發表、刊登的意思。

數位出版方面,若不專指e-pub的出版物,泛指一切在網絡上刊登的東西,其實非常自由,你喜歡刊登在哪裡就哪裡,在自己的臉書動態牆上、發表在Medium、投稿去新聞媒體,張貼在IG、Twitter,沒有誰能控制誰,最大限制就係曝光度受限於不同網站、搜尋引擎的演算法,可以說,作品確實出版了,但有多少人看到,又或者根本沒有人看到也不足為奇。

(閱讀全文…)

同熱愛這片土地 流浪攝的香港山野攝影成功之道

流浪攝,一個在攝影界響噹噹的名字,根據他們披露大大小小出道初年都已經接受了百多個訪問,數量十分驚人。那麼,這次破BigfoolHK訪問他們,又有什麼獨特之處?請你繼續滑下去,就會知道了。

探索流浪攝的起源

流浪攝大家都知道成員有三位:聯C兄、露伊和Tony,但原來三人未組成流浪攝之前,是一大群人去影相,尤其是影日出。「好鍾意周圍影相,去啲特別少少嘅地方、捐窿捐罅,變咗核心精神去啲難嘅,偏門嘅地方。」

後來越去越難,就像淘汰賽一樣,變成這三個黃金鐵三角組合。那麼,這個組合有沒有什麼理念呢?

(閱讀全文…)

浮世──影像與文字合體的威力

浮世種種,構建出我們眼前的世界。眼睛所見的,用心去看的,以攝影機捕捉鏡頭下的影像,留住的是那一剎那一刻,你留不住時間,但是留得住當刻。

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譚偉平出版《浮世》,除了利用相片以外,還用他的文字去描繪亞洲五個地方:斯里蘭卡、台灣、香港、日本及中國。利用影像與文字探討「人」與「土地」的關係時,也探討不同土地的形態。

(閱讀全文…)

做人最緊要夠真誠 Brownie社長鍾卓玲:幫我多謝高登先!

「幫我多謝高登先!」人稱阿玲、玲姐的鍾卓玲,除了是本地獨立出版Brownie Publishing的社長兼總編輯,她跟大家一樣都是香港的兒女,也是高登的絲打。

訪問當日,鍾卓玲的衣著打扮依舊是黑白搭配,仙氣逼人的,一開聲卻與童顏外表相反,談吐顯示她飽經歷練,成熟端莊的一面。問及她是如何開展自己出版社的事業,她回顧過往的工作。 「其實我都做過好多工作嘅,咁後尾就入左間出版社度做,咁自己又鍾意睇書嘅,然之後就自己開左間出版社。」似乎說得容易和好順理成章,但現在的書市狀況下滑,而且做出版向來不是一件易事,到底,如何開展?

(閱讀全文…)